运输畅通 确保煤炭供应我国重点电厂大多集中在南方沿海,而电厂发电用的电煤生产却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
但下游需求偏少,相对于往年同期的旺季,可以算是极度低迷了,询货实盘很少,几乎没有实际成交。也有部分贸易商认为,终端库存充足,受台风影响,气温较低,日耗较难上升,对后市存悲观态度。
且进口通关政策宽松,下游对内贸及进口煤采购的灵活性较强,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继续维持宽松局面。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市场整体成交之差。截止目前港口动力煤市场价格仍然呈小幅下跌态势,整体来看,预计短期内这一趋势将继续。后期来看,在供需仍然偏宽松的情况下,预计短期内港口动力煤市场价格或将继续偏弱运行,维持小幅下行态势。与此同时,降水的增加,就意味着水电将进一步出力,会挤压火电的市场空间。
因此,短期来看,火电发电压力大概率将有所减弱,对电煤的消耗也将减少。受此影响,市场成交价格重心持续下移。展望未来,IEA认为,需要加大政策力度和投资,以推动清洁能源和能源效率的大幅增长,减少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经济体的煤炭需求。
据估计,2023年上半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增长约1.5%,达到47亿吨左右,发电和非电力工业用途将分别增长1%和2%Sadamori表示,煤炭依然是能源行业最大的单一碳排放源,在欧洲和美国,清洁能源的增长使煤炭使用量出现结构性下降。展望未来,IEA认为,需要加大政策力度和投资,以推动清洁能源和能源效率的大幅增长,减少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经济体的煤炭需求。IEA表示,总体来看,2022年煤炭发电量为10440太瓦时,占全球发电量的36%。
当地时间周四(7月28日),国际能源署(IEA)表示,随着工业使用量的增加抵消了发电使用量的下降,预计今年全球煤炭使用量将保持在历史最高水平附近。去年,在天然气供应受限的情况下,欧洲大量抢购煤炭导致煤炭供过于求,其中一部分煤炭已被再出口到亚洲。
经历了去年的极端波动行情和高价格之后,在供应充足和天然气价格下跌的推动下,煤炭价格在2023年上半年跌至与2021年夏季相同的水平。此外,IEA指出,美国天然气价格的下跌也鼓励人们减少煤炭使用。IEA预计,2023年,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煤炭使用量加起来将占全球煤炭使用量的四分之三。展望未来,IEA预计今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保持在去年创纪录水平附近。
IEA能源市场和安全主管KeisukeSadamori表示:亚洲的需求仍然居高不下,尽管该地区许多经济体都已经大幅增加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IEA在《煤炭市场最新动态》报告中指出,2022年全球煤炭使用量增长了3.3%,达到创纪录的83亿吨,而由于亚洲需求保持强劲,今年全球煤炭使用量将保持在这一水平。另一方面,欧洲今年的煤炭使用量将大幅下降,原因是该地区目前正在应对工业电力需求停滞不前的问题。尽管全球经济疲软,但煤炭需求仍在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在世界许多地方,煤炭比天然气更容易获得,而且价格相对更加便宜。
据估计,2023年上半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增长约1.5%,达到47亿吨左右,发电和非电力工业用途将分别增长1%和2%截至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98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300万吨以上,可用近26天。
首先,下游需求释放的乏力是导致当前煤价下跌的一个直接原因。基于上述预判,后期煤炭市场需求层面的基本盘会有所好转,并会对煤价形成一定支撑。
预计2023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1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其中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本周以来,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再次由弱稳转入下跌通道,但由于发运成本支撑,港口贸易商报价较为坚挺,后半周来煤价跌幅趋窄。而且,当前进口通关政策宽松,下游对内贸及进口煤采购的灵活性较强,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继续维持宽松局面。那么,后续煤价会出现大幅下跌吗?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指出,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短期来看,煤价仍将维持下跌态势。目前,港口5500大卡主流报价维持在860880元/吨,5000大卡报价维持在760770元/吨,较前期高点下降40元/吨左右。
官方最新发布数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煤炭产量稳步增长,进口增加较快,煤炭供需总体平衡。同时,考虑到目前煤炭市场的运行情况,虽然市场成交价格重心持续下移,但是当前港口现货发运仍维持倒挂状态,上游成本较高,市场可流通资源量较少,贸易商多挺价惜售,短期煤价难以出现大幅跌势,将有望保持窄幅震荡趋势运行。
其次,市场煤炭供应持续宽松。近期台风5号及6号陆续登陆,东南沿海一带强降雨天气多发,带动我国沿海电厂煤炭日耗高位小幅下探,目前沿海电厂日耗震荡于235万吨上下,库存虽有所消耗,但仍保持在相对充足的状态,加之迎峰度夏用煤旺季已经进入了后半程,日耗存见顶回落预期,后期电厂对市场煤的采购需求并不强
应该说,现阶段煤价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台风杜苏芮使得广东、福建、浙江等多省高温天气缓解,沿海电厂日耗也是高位小幅下探,再加上煤价持续小幅下跌,用户买涨不买跌,市场现货成交量非常非常少,前面高价进货的贸易商有些扛不住。
据今日智库了解,目前,秦港5500的价格860左右,秦港5000的价格765左右,秦港4500的价格660左右。今日智库团队判断,未来一周,环渤海港口电煤价格估计会持续下行,进口煤到货量会保持高位。最近几天,市场观望情绪比较重,九月份到货的4500大卡动力煤降到了640元/吨,估计对国内煤价格走势也会带来影响。综合的来看,市场短期内难有好转。
据最新的天气预报,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已经生成,8月初东南部海域及沿海大概率会出现连续的强降雨,沿海电厂的日耗还得降。算上航运费,秦港4500到华南地区差不多得690元/吨,进口煤有50块左右的价格优势。
下游用户基本只拉长协煤,同时大量采购进口煤。今日智库团队认为,这对未来电煤价格走势不是好消息
时值主产地山西、陕西、内蒙等多地安全检查趋严,煤矿停产现象增多,加之部分煤矿因事故被责令停产以及部分煤矿集中换工作面等因素影响,产地炼焦煤供应收紧明显,这又进一步刺激下游焦企及中间商开始适当加快采购节奏。汾渭CCI冶金煤指数显示,截止7月26日,山西低硫煤指数1993元/吨,日环比上涨40元/吨,周环比上涨160元/吨;山西高硫煤指数1703元/吨,日环比上涨30元/吨,周环比上涨80元/吨;灵石肥煤指数1800元/吨,日环比持平,周环比上涨150元/吨。
下游企业采购积极性保持较好,中间环节也持续在场采购。另外蒙古国暴雨也影响蒙煤进口阶段性下滑。7月21日山西长治沁源和临汾安泽一带部分煤矿低硫主焦煤(S0.5 G80-85)报价上调150元/吨,涨后出厂含税报价2000元/吨,本月价格累计上涨300元/吨。7月26日内蒙古某煤企部分煤种价格再次上调50元/吨,其中高灰低硫煤(S0.8 A12)上调50元/吨至1650元/吨,中硫肥煤(S1.8 A12)维持1520元/吨不变,以上均为承兑含税价,本月累计上调170-260元/吨。
上周,焦炭第二轮提涨全面落地执行后,部分焦企紧接着又开始了第三轮提涨,这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数据显示,7月20-24日,甘其毛都口岸蒙煤日均通关量在573车,明显低于7月1-19日1031车的日均通关水平。
7月26日山西太原古交地区低硫主焦煤价格再度上调50元/吨,涨后低硫主焦煤(S0.5 G85)执行出厂现汇价1950元/吨,本月价格累计上调300元/吨。近两日部分前期停限产煤矿产量有所恢复,但目前产地炼焦煤整体供应仍偏紧,加之安全检查影响,短期产地供应紧张局面难有明显改善,而且焦企第三轮焦炭提涨范围扩大,以及现阶段焦炭涨价预期较强,市场情绪整体向好,买家采购积极性不减,目前来看短期炼焦煤仍有较强支撑。
7月24日山西临汾乡宁地区低硫瘦焦煤价格上涨100元/吨,涨后低硫瘦焦煤(S0.5 G70)执行承兑价1740元/吨,现汇1720元/吨,自7月25日零时起执行。近段时间,焦企方面启动第三轮提涨,需求继续向好,叠加供应端扰动因素较多,产地生产受限,推动炼焦煤市场热度持续走高,价格不断探涨。